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我能给物品加个点 > 第103章 你管这叫航模?

第103章 你管这叫航模?

几个国保调查员用非常先进的监视设备,在努力捕捉着那道窜出去的黑色飞行器。

特别是那个高清高倍军事用专业望远镜里,还在不断抓拍目标单位的镜头,甚至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里对那个黑色飞行器的飞行姿态、速度之类做详细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远在温市国保分局的一个指挥中心内。

负责追光”行动的组长毕同宇,正和几位刚刚从帝都出差过来的几位军工部门的特派员交流着此次任务的交接问题。

毕竟术业有专攻,象这种追查任务是他们国保的拿手好戏。

在依托强大的天眼和信息联网下,哪怕是一只出现在视频监控里的老鼠都能把它给翻个底朝天找出来。

不过目标人物虽然是花了点时间和手段找到了,但是之后涉及到的跟进、洽谈、收编等系列问题就不是毕同宇他们能管的了。

因为陈觉那边也没违反相关条例,找不出请对方喝茶的理由。

只能暂时先监视保护起来,免得这样的民间人才出现意外。

至于现场这几位跨部门协调过来,从上面派下来的军工向的特派员,就成了本次追光”行动的收尾人选。

只不过这几人才刚坐下来和毕同宇客套了几句,了解完陈觉的基本信息资料,从前线抓拍传输过来的现场监控实况视频就引起了这几位特派员的注意。

其中一位来自北工业的特派员齐永良皱着眉头出声道:“这飞出去的是无人机?”

另一位来自北方激光研究院的魏志峰教授却摇头道:“显示时速都飙到335公里/小时了,普通的无人机可飞不了这么快!”

毕同宇见状就急忙向指挥中心下达命令:“抓紧让图侦把截取到的画面修复一下,看看那个飞行器的具体情况。”

简短的几句交流过后,国保分局内就开始高效运作了起来。

很快,一张经过后期图形增强技术修复出的飞行器画面,就被切到了实时监控大屏幕的一侧上。

只见画面上显示的那架通体漆黑、造型接近乘波体的飞行器机身,一下就让几位特派员眼睛一亮了起来,就好象发现了什么新鲜事物。

“这————这不是国科院搞的d—19鸣镝宽域飞行器吗?”

“这机身尺寸不对劲,鸣镝的机身有7米多,应该是仿制的气动外形布局。”

“动力部分看着倒也不象是内燃机,没有燃烧室加力后特有的气焰,应该是小涵道比的电喷引擎驱动。”

“那这么看来就是台电动的航模?”

“这个陈觉看来玩心比较重,应该是手痒新做了一台大玩具出来正在试飞。”

只能说不愧是上面派来的特派员,单单通过一张照片,在座的几人就已经把这台无人机的底细给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

边上的毕同宇一听耳边这些分析得头头是道的交流声,急忙给手下使眼色让小伙子抓紧泡几杯好茶、搞点小零食送过来,先好吃好喝把这群懂技术的大佬伺候着。

因为这场现场监视表演秀”,可不仅仅是他们国保部门盯着,上面几家军工巨头都在关注着这个目标人物。

要不然这几家军工部门也不会派这些背景硬的吓死人的特派员下来,现场指挥督办这场追光行动了。

不过就在众人以为现场监控视频里的黑色飞行器,就只有画面里展现出来的这种基础表现时。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

那台飞行器的速度越发加快,从300多公里/小时一路提升到了500多公里/小时。

甚至于在监控画面中飞出了数公里远,并且沿着那片沿海堤坝、滩涂地上不断来回盘旋,做出类似飞行特技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后。

刚才还分析地头头是道的几位特派员一个个都开始眉头紧锁,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开始低头掐表,顺便拿起桌上的纸币各种写写画画。

“头!这几位教授这是咋了?”

“怎么一个个都跟进了考场一样?”一位国保调查员压低着声音好奇问道。

毕同宇听言急忙抢了个手掌过去:“不该打听的别多嘴!好好看着就是。我又不是搞技术的,哪里看得懂这些专业人士的门路?”

指挥中心内开始越发安静了下来,只有沙沙的纸币写作声和监控视频里传来的现场噪音交织在了一起。

如此又过去了十多分钟,那位北工业的特派员齐永良放下了笔,盯着大屏幕上那个还在盘旋的航模”神情越发严肃了起来:“都过去快23分钟了,还能这么加力巡航?”

坐他边上的魏志峰教授同样把笔一停:“500公里的时速再配上这个续航里程,要是载荷量足够的话,估计又是一款非常有潜力的自杀式突防无人机!”

齐永良闻言点了点头,双手环抱了起来继续盯着大屏幕默不作声地欣赏”起了这场别具一格的航模试飞。

因为在他们这些专业军工人士眼中,即便是发烧友级别的涵道机都不应该飞出这个逆天的续航里程出来。

虽说时速500公里这块,对于具备涡喷动力的航模而言稍微懂点技术、有点资金的飞手都能diy一台出来。

一些世界级的顶流航模飞手,更是能用类似微缩的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的设计调教出突破音障的航模出来。

但是无论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只要是航模巡航时长就不该高过10分钟!

因为航模的制作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机体质量”,燃料载重或者电池重量,极大程度限制了一款航模在天空中飞行巡航的时间。

普通的航模无论是入门级的螺旋桨机,还是涡轮喷气机,只要是视频里这个尺寸的机型,续航时长都不会超过10分钟。

除非是那种依靠热气流盘旋升空的滑翔机,才有希望飞出半个小时以上。

更何况画面里这台鸣镝”造型的黑色航模,还在以平均400公里以上的时速在不断做变加速巡航。换做普通的航模早就该燃料、电量耗尽了才对。

于是乎,这几位特派员就跟熬鹰”一般,越盯这现场视频越上瘾。

直到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时间,越过了30分钟、40分钟、1个小时。

甚至于到2个小时之后,那台黑色的航模还在上蹿下跳地到处爬升俯冲,这一下可把齐永良这几位特派员都给看麻了!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