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1960:开局俏寡妇上门 > 第119章 北上计划

第119章 北上计划

对于这年代他也知道有五六个省份灾害严重,苏省也在其中之一。

当然最苦的还是豫省,那里才是人吃人的地方。

听到逃难的,还是本省的难民,所有人都沉默了。

“我前两天听说板湖公社的一个小女孩,因为太饿偷吃了邻居家的半个红薯,被她邻居发现后吊起来打,”

“她爹娘知道了也把那丫头打了一顿,”

“晚上才给她放下来,小女孩晚饭吃了两口咸菜就倒下了,”

“人就这么没了”

曹安云突然出声,她语气低落有些哽咽。

她是记录员,总能听到很多八卦。

不过得知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死的只有十几斤,她都忍不住哭了半天。

“行了,都回去休息吧,这些事不是我们操心的,”曹永正把手里的烟头扔掉,站了起来。

曹安民洗洗也回自己的房间躺在了床上,就这么看着漆黑的屋顶。

板湖公社他半个月前去过,是因为商谈合作的事。

其中一只在赶路,倒是没注意附近大队什么情况。

“灾难今年才是真正的开始啊”

食物涨价几十几百倍的年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他有数万斤的食物,每天都在增多,可是他现在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曹安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浑浑噩噩的就这么到了第二天。

“系统抽奖吧,”

半躺在床上,曹安民点了根烟。

骰子白色的那面最终还是朝上静止在那。

“噔噔噔”

【大满贯】

“啊?”

曹安民惊坐了起来,脸色复杂的看着老虎机上一格一格的派发奖励。

每次期待都没有,昨天奖励上调了都只给小三元。

我这心情正低落着呢,你给我来这最终大奖

一次大满贯让其他两种没抽到过的物资都有了。

黄豆和油。

油是boss选项,大满贯直接就是150倍

这系统是怕他想不开还是怎么的?

随着一圈图案转了下来,曹安民也不再多想,查看着系统空间。

新增,

红薯20x3,3000斤,

大米x22袋,440斤,

面粉x22袋,440斤,

玉米x22倍,880斤,

糯米x22袋,440斤,

黄豆x22袋,440斤,

花生x22袋,440斤,

“咦?”

“这油桶是铜做的吧?”

曹安民看着和放大后的军用水壶差不多150个油桶有些发懵。

看着容量11l,那这一桶油是20斤无疑了。

3000斤油!

曹安民还取出一瓶打开闻了一下,那香味是菜籽油无疑了!

这种浓郁的菜籽油香味应该是熟油,曹安民也没想到系统这么给力。

他空间里也有一些菜籽油库存,返还过四五次也只有百十斤。

这一次性给3000斤油倒是不用再抠抠搜搜的了。

一次大满贯让他空间里的粮食突破到了25000斤!

不过还是太少了啊

按王桥村每人每天1斤来算也吃不到20天

早上,一家人吃早饭,

除了大姐和曹安民还有老两口,其他人包括曹安雪都要去厂里干活。

“大姐,你明天上班,今天和苗苗天黑之前赶过去就行,”曹安民在看大家都快吃的差不多了,对着大姐说了一句,就把手中剩的一点窝窝头都塞进嘴里,喝光了瓶子里的牛奶。

“恩,我知道了,”曹安芳应了一声,她好不容易回来也没打算太早就走,刚好白天在厂里逛逛,昨天回来的迟,都没怎么看。

“都吃饱了就去干活吧,”刘秀兰见所有人都吃完了就站了起来,瞅见曹安雪又在逗狗便补充道:“安雪,不许你把常威和来福再带去厂里了!”

老太太昨天看到来福被人踩到狗腿心疼的要死,厂里人多车也多,她可不想两个小家伙受伤。

“我知道了”

曹安雪不情不愿嘟起了嘴。

她一天拿6个工分,每天就是做蜂窝煤,相比干农活,做这个轻松也有趣多了。

家人都出门了,曹安民也去了一趟大队部。

他准备出一趟远门,现在村里家里的食物也很充足,加之厂子也正常运营起来,他在家待着也没什么事。

他想骑车自驾一路往北,第一就是扩展北边县的采购订单,然后就是看看这年代祖国的山河,一直到京城为终点站。

他还惦记着自己抽到的彩电技术,想打听打听京城电视机厂的事呢、

至于彩电全套技术上交给国家是不可能的。

各种零部件数十种新技术,他还真怕被盯上切片了。

去京城这一路上千公里,就算每天100公里的行驶路程来回都要大半个月,这还不算他中途停留的时间。

周盈盈,李来娣前几天刚送一批物资给她们,家里的储备粮食随便吃一个月也没问题。

现在就是要去县城一趟,把这个月的任务指标给完成了再说。

对了,梅秋婷那也有二十天没去了,再刷一波就可以出发了。

“你要骑车去京城?”李为民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珠子瞪的老大。

“恩,我想亲眼看看其他地方的发展,也瞧瞧有什么其他适合我们大队发展的项目,顺便把蜂窝煤推销到其他县城去,”

曹安民也很苦恼这年代的交通,不仅不发达,管控也很严格。

为了保险,他这次来大队部不仅是为了口头告知,也是再办一张振兴蜂窝煤厂业务员的工作证,这样他才能畅通无阻的放心赶路。

“你自己看着办,我们不懂也不拖你后腿,这业务员证明给你开好也盖章了,管用吗?”李为民把纸递给曹安民,他们厂刚刚创建,很多部门都没有形成规范,工作证都是用一张纸质证明来替代。

“恩,还有建设新农村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工匠方面缺的话就去周边公社找,”

“对了,如果有难民路过我们王桥村就接收了,光我们全村数百青壮明显不够,”

“给他们安排住宿和生产劳动,愿意留下来的待遇就和咱们大队人一样,也享受分配房子的权利,这钱也从他们工分里每月扣除部分就行,”曹安民把工作证明叠好,想起昨晚逃荒的事又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